鈦材的酸洗基本原理 |
[ 信息發布:本站 | 發布時間:2017-12-02 | 瀏覽:673次 ] |
金屬在酸洗液中溶解,伴隨著金屬原子上的電子轉移,因此以電化學腐蝕現象為主。金屬原子失去電子的結果是形成金屬離子。如鈦在還原性酸中失去電子,成為三價鈦離子。 鈦加工材的酸洗是在含有氫氟酸或氟化物的混合酸液中進行的。酸洗時,氫離子可能被還原而形成原子氫或分子氫。原子氫有擴散到金屬內部的傾向,可能導致金屬氫脆。 當鈦被置于含有氟離子的硝酸液中酸洗時,鈦被氧化,硝酸被還原,最后的產物是形成氟化鈦絡合物、水和無色一氧化氮。 如暴露在大氣中,一氧化氮遇到空氣中的氧就迅速被氧化成棕色有毒的二氧化氮,揮發出來。 因此,在酸洗時應設法將二氣化氮通過通風迅速地排出。如果在酸洗液中加人0.5%左右的H202,則可使NO在溶液中被氧化而小-逸出液面,使空氣的污染被適當減輕。 將鈦絲材置于含有5%-7%氟離子的硝酸液中酸洗時,若氧化劑硝酸的質量分數低于15%,溶液中各種還原反應的過電位決定了氫離子冇更多被還原的機會,并在還原成氫原子后以-定的比例吸入鈦的內部,擴散到合金的某些部位聚集,或生成鈦的氫化物而引起氫脆。因此,為防止鈦材酸洗時吸氫,要經常保持硝酸與氫氟酸的配比大于5。但硝酸含量過大,則會使反應緩慢,降低生產效率,并生產大董煙氣,使操作困難。 |